源起
現今世代,影像與聲音所主導的影音媒體已取代文字圖片,成為更吸睛的閱讀方式,其主要原因來自輕便操作的拍攝工具與剪輯製作的技術門檻降低。因此鼓勵市民,善用影音工具來參與「社區影像紀錄」拍攝學習的養成,由在地民眾製作完成的社區影像地圖,將會更具府城生活、地方感,進而促進不同世代在家鄉生活記憶上的串連與跨越,創作出屬於自己地方的深度故事與展現大台南的豐富全貌。
台灣南方影像學會承辦「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」延續至今十多年,本著影像推廣的初衷,
集結南部實務領域與學界專業師資,將基礎實用的紀錄影像製作技能藉由授課與陪伴指導,讓
市民朋友們即便沒有專業技巧,也能開啟創作能量著手記錄生活周遭題材。社區影像紀錄人才
培訓初階班自民國100年開始,歷經102年進階班、103年至113年接續的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
班,已集結上百部市民影像,學員拍攝題材多元豐富,從傳統到當代、技藝到藝術、公共議題
及至家庭與個人,為大臺南留存珍貴的影像文化資源。「114年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」計畫
在這樣的基礎持續深耕,不僅教授學員從影像本質思考,更安排「田野調查」、「企劃前置
」、「影像拍攝」到「後製剪輯」完整系列課程,讓台南民眾藉由全新的視角,從個體經驗與
集體記憶之間創作出影像的對話與反思。
